国内的VR专家近日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聊到了VR的问题,他认为VR是尽可能的来隔绝现实的世界。
Q:您已经在VR领域工作了很多年了,但大家说2016年才是VR元年,你怎么看?
A: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,我开始接触到VR的这个概念。那个时候是虚拟仿真,其实也就是现在的虚拟现实。但是虚拟现实在定义上,并不是你要戴上头盔才是虚拟现实,它其实是给你提供一个尽可能沉浸的环境,把你带到一个与现实类似的场景中。然后以前一般用的都是大屏幕,就拿几个显示屏幕放在前面,拼起来,尽可能去创造一个视野宽度,但实际上它不是封闭的。头盔的话,就相当于把外面的东西全给你封闭住了,你只能看到里面了,但理想的VR确实是这样子的,尽可能把它封闭住。
实际上,从定义上来看,最理想的VR应该是一个球面显示器,就比如说一个五米直径的一个大球,然后在里面的内壁显示360度的场景,然后你人就在里面,看到各个方向的画面就跟现实世界一样。不需要借助眼镜了,肉眼进去就可以了。
北京科技馆有一个类似的设备叫穹幕影院,效果非常好,是个半球。但是这样的系统肯定是没法消费,也不是消费者的系统。
所以,大概是两年前,帕尔默洛奇(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),他用手机的这些配件,比较廉价的方式,作出了一个头盔显示器。
然后借助于陀螺仪,让你戴上头盔以后,可以看到这个画面的一些别的角度,以去模拟出这个球面显示器的效果。
这种办法让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了,所以才有了商机。
Q:一些批评VR的声音认为,VR把我们与现实世界隔绝开了,所以是反社会化的,您怎么看?
A:这其实依然是对概念的一种混淆。VR,虚拟现实,顾名思义我要的就是一种虚幻的感觉,想要的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,那理所当然的,这种应用对环境就会存在一定的要求,不可能在大马路上,甚至不可能在公共场所,沉浸感要求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。如果你想要社交型的体验,AR就可以很好的做到,比如说我在现实的房间里面用AR技术进行家具的布置,它就必须与现实产生关系。但VR、AR是两个不同的应用方向,它们之间互不冲突。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说VR中加一点AR、AR中加一点VR,互相做到最好就够了,否则就是南辕北辙。
Q:现在VR的形式主要是戴眼镜,您认为往下发展,这种形式会改吗?
A:眼镜会更加的轻便,但是目前来说,这个形式很难去改变掉。因为VR是要隔绝现实的,现实对我是一种干扰。比如我在VR太空旅游,结果旁边有一个沙发,这是对沉浸感的很大破坏。当时帕尔默洛奇发明VR眼镜的时候,他原始的出发点就是找到一个不受环境干扰的、能够沉浸的游戏环境。眼镜是对现实隔离的一个好的方式。
Q:对于“VR是人类的最后一块屏幕”这句话话,您怎么看?
A:这种预言我觉得本身就是有问题的,VR是一块屏幕可以,但我们无法知道是不是最后一块。
累计评论0条
展开其余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