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R产品已经在日渐成熟的路上,不过这个产品还是存在着一些的问题的,比如同质化严重和喜欢玩猎奇的概念。
VR/AR的问题:产品同质化、玩弄猎奇概念
“不来了吧,差不多嘛。”
这是老杨在问张女士第二天是否还会来高交会接着参观时,她的回答。
除了火爆的场面之外,此次高交会的VR/AR展览,还让VR老杨感受到了目前行业的另外一面:尴尬的相似。
同质化的产品,差不多内容,让这个展会更像是一种一次性体验和一次性的刺激。尽管每家VR体验店都排满了人,但是一下午还是足以将整个展馆都体验一遍。
A处没有排上队的蛋椅、太空舱,B处也有,倒更像是一个VR批发会,除了品牌之外,没有什么差别。
内容方面就更是匮乏,像是超现实VR乐园这样自己深度定制游戏的厂家并不多见,大部分展台的游戏不过是换汤不换药。
不论是操作逻辑还是画面界面,都出现了“撞脸”的现象。
在老杨走访了多家体验店展位,询问其关于设备、内容开发的问题后,发现目前的VR体验店更像是一台兼容PC机。
设备可以直接采购、内容上选择市面的公版资源,便“攒”出了一家体验店。对内容差异化的忽略,或许是因为投入的限制。
一台蛋椅几万元,像是多人座“坦克”、太空舱等设备要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,对于刚刚起步的VR体验店来说,买入设备后已经没有钱去做内容上的开发。
“VR体验店的店主们日子其实并不好过,所以有HTC这样的巨头进来,带着行业一起玩,其实是好事。”
奇境科技的CEO吴俊毅给VR老杨这么分析,奇境科技打造了一套专供VR体验店使用的内容平台,同时整合了用户数据搜集、结付等高度定制管理功能。
吴俊毅表示当前他们的策略是一次购买一套该产品的最高权限,就可以多终端免费使用。
“现在是没有办法盈利的,所以我们只是先用这种办法把系统铺出去”,吴俊毅的考量。
正是基于目前VR体验店的经济状况,在投入了设备之后,VR体验店店主们没有办法在内容上进行更多的投入。
而除了同质化,本次高交会让另外一个VR/AR业呈现的乱象便是对概念的炒作。
在大众消费者尚不清楚什么是VR、AR、MR的情况下,一些VR/AR厂商们仿佛找到了宣传的突破口。
生搬硬造了很多让VR老杨深感“玄妙”的词汇,即使是被看作领头企业的厂商,也动不动就用“全球首款MR智能眼镜”这样的说辞来宣传自己。
在VR老杨体验了某公司的MR眼镜之后,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什么是MR。
他这样回答道:“你第一次看到的在房地产设计图上面浮起的数据,是AR的功能,而之后你看到样板间的3D渲染,是VR的功能。AR加VR,就是MR。”
其中,有“AR”字样的产品更是重灾区。
在一个宣称自己为“第一台AR投影电视”的展区前,工作人员用移动硬盘大小的投影仪展示,看起来与其他投影仪没有任何不同。
在被询问到AR的功能如何体现之后,工作人员打开了一个应用,把手放在投影的背景台之上。
设备会识别出手的形状,从而投影出手形状的影像,这就是整台设备唯一的“AR”功能,并且这个影像除了手的形状之外,没有任何的交互功能。
老杨更在现场学到了一些从来没有听过的概念,比如某展区宣传的“泛VR”“裸眼VR”,是一款名为3D BOX的设备。
通过将画面倒映在与平面呈45°角的屏幕上,呈现出3D画面。
借助3D BOX前段的摄像头,设备可以追踪人眼视线,所以视频中的蛇,也会跟随视线的移动而移动方向,但是中间会有非常明显的失焦画面。
此外,这款裸眼VR设备还可以通过wifi连接智能手机玩游戏,所有操作都在手机上进行,3D BOX的功能就是把画面变成3D的。
VR老杨在体验了2分钟之后,已经因为不断失焦的画面而头晕目眩,偏头痛发作。
累计评论0条
展开其余评论